热门搜索:  赖仲达  科普  科技  尾猿会  磕幻  自然奥秘

咱们每个人的脑袋里到底有多少水?

时间:2015-11-10 22:01 转载请尊重版权注明来源和作者

    A 你知道自己脑子里有多少水吗?

  答:正常人脑中一般保持着100~160ml脑脊液,它的作用是“洗脑”

  前不久,几位来自加拿大和美国的科学家在期刊《神经影像》上发表的一项研究指出,从大样本的平均数据来看,我们的脑在早上会比其他时候更大一点。人的脑子为啥会变大呢?尽管做这项研究的科学家们并没有对此刨根问底,但他们提出了一个假说作为可能的解释,那就是脑子之所以变大,是因为你的脑子里进“水”进多了。

  正常人脑中一般保持着100~160ml脑脊液

  能进脑子的水自然不是一般的水,这种“水”叫做脑脊液。恰如其名,这种看起来澄清透明的液体只存在于大脑和脊髓当中。事实上,你的整个大脑完全就浸泡在脑脊液之中。

  这些脑子里的水是怎么进去的?这就要说说脑子的结构了。

  我们的大脑表面堪称千沟万壑,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小空隙,而深入脑子的内部,你就会发现更多更大的空隙。其中,较大的空隙被称为“脑室”,那里生长着一簇一簇树丛似的小静脉,它们因而被称为“脉络丛”。这些脉络丛便是脑脊液的“水源”,脑脊液在这里源源不断地产生,而后顺着脑内外的空隙流到整个颅腔以及脊椎之内。

  而在大脑之外,又有一层遍布血管的软膜,由于膜上血管纵横交错如同蜘蛛网,解剖学上就把这层膜称为“蛛网膜”。脑脊液正是经由蛛网膜上的颗粒状结构(即“蛛网膜颗粒”)回归到静脉中。

  总而言之,脑脊液从脑室脉络丛中产生,流遍整个中枢神经系统,最终归于蛛网膜颗粒之中,犹如脑中永不停息的河流。我们的脑室脉络丛每天大约会产生500ml脑脊液,但由于这些脑脊液又不断被吸收,因此正常人脑中一般保持着100~160ml脑脊液。

  根据那几位科学家的假说,由于人睡觉的时候是平躺着的,脑脊液的压力分布与站立时有异,加之一些内分泌上的原因,导致人早上起床时,脑中会包含更多的脑脊液。正可能是这些多出来的脑脊液,把脑子给“撑”大了。换句话说,早上脑子大出来那一丁点,并不是因为你一觉醒来灵光乍现,而可能只是脑被脑脊液“泡发”了而已。

  脑脊液不断循环,给我们“洗脑”

  作为能在脑这种“中央机构”里来去的液体,脑脊液有什么特别?科学家当然对此进行了大量研究,可结果却发现脑脊液的成分稀松平常,99%以上都是水,外加一些没什么特色的蛋白质、糖类和无机盐类等。这脑子里进的水居然差不多是人体内最接近纯水的液体了,要它何用?用处大了。

  如果你在涮火锅的时候观察过猪脑子,你会发现盘子里的脑子虽然结构基本没有受到破坏,但在形态上都像是瘪了气的轮胎一样软塌塌一坨——这是因为脑当中几乎没有任何刚性结构,会被自身的重量压扁。

  怎样才能不被压扁呢?这就需要脑脊液了,由于脑的密度和脑脊液几乎一模一样,因此脑脊液提供的浮力刚好就可以抵消脑子自身的大部分重力。某些很罕见的疾病,比如说脑脊液鼻漏,就有可能会导致脑脊液过少,继而导致大脑出现形变(也就是脑疝)从而影响功能,严重时甚至会造成永久性脑损伤。

  此外,不断更新的、流动的脑脊液还日夜不停地洗刷着我们的神经中枢,带走神经细胞产生的代谢废物以及坏死的细胞碎片。如此看来,脑脊液循环才是名副其实的“洗脑”呀!顺带说一句,这种“冲洗”作用在人睡眠的时候最为活跃,所以说年轻人还是不要老熬夜。

  除此以外,脑脊液还在大脑的免疫、运动缓冲、维持稳态等方面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然而,如果大脑中的间隙被阻塞了,那么脑脊液也会在大脑中积聚起来。这种症状一般被称为“脑积水”。脑积水会令脑部被挤压变形,严重的时候可导致脑功能受损。这时,这种“脑子进水”可就一点也不好笑了。

  B 那些神曲为什么一直在脑子里循环播放?

  答:跟大脑皮层结构有关,经常遭遇耳虫的人部分脑区皮层更薄

  《最炫民族风》《小苹果》《我的滑板鞋》……总有一些洗脑神曲让你一旦想起来就怎么都赶不走。这种同一首歌在脑内循环播放的现象叫做“耳虫”。最近,一个来自英国伦敦大学的研究团队发现,人们对耳虫现象的体验和主观感受与某些特定的大脑皮层结构有关。

  单曲循环时,究竟哪些脑区在发挥功效?

  耳虫有一个正经的学名,叫做“不自主音乐想象”。它属于一种自我发生的思维活动。在过去几年里,科学家对耳虫现象展开了一系列行为学研究,发现不同的音乐训练程度、情绪状态和人格特征都会造成耳虫体验的个体差异。

  但是,由于耳虫总是会在不经意间出现,很难利用传统的神经成像技术捕捉,因此探讨其背后神经机制的研究可谓少之又少。针对这一问题,劳伦·斯图尔特教授领导的团队想出了一个巧妙的解决方案。既然耳虫是一种个体差异很大的体验,同时每个人的大脑结构也各有不同,如果能找到这两种个体差异之间的关联,或许就能知道,当我们的大脑进入单曲循环模式时,到底是哪些脑区在其中发挥功效。研究人员一共招募了44名被试者,并请他们填写了《不自主音乐想象量表》。与此同时,研究人员还收集了被试者的大脑磁共振成像数据,分别对灰质体积和皮层厚度进行了统计。

  右侧额下回区域的皮层厚度减少,让“耳虫”有了可乘之机

  结果发现,与那些耳虫出现频率较低的被试者相比,经常遭遇耳虫的被试者的部分脑区皮层更薄。这些脑区主要包括右侧哈氏回和右侧额下回,前者与听觉知觉和自主音乐想象密切相关,后者则参与了音调记忆的加工。研究者分析指出,右侧额下回区域的皮层厚度减少可能会导致大脑对自发听觉活动的抑制能力下降,从而让耳虫有了“可乘之机”。

  除此之外,研究人员还发现,被试者对耳虫体验的评价,与右侧海马旁回以及左侧额中回的灰质体积有关。研究者推测,右侧海马旁回皮层的灰质体积增大,有利于耳虫相关的记忆和情绪的提取,另一方面,左侧额中回的灰质体积减小,可能导致记忆内容本身的“鲜明程度”下降,从而减弱其对手头上任务的干扰。不过,研究者指出,要想更深入地探索耳虫现象的神经机制,还需设计一些能够在实验室内完成的行为任务,展开进一步的研究。

  C 有一种声音,超过35岁就听不到了?

  答:没有什么依据。孩子对声音更敏感,大人对难受的程度感受更强

  近日,一篇名为《据说超过35岁的人,就再也听不到这个声音了》的文章在朋友圈疯转。文章打开是一个音频,有人听见了刺耳的噪音,而有人什么声音都听不见。这是为什么?这段声音会“变魔术”吗?

  听力测试的频率一般不超过8000赫兹

  这篇文章以年龄为噱头,在网络上疯传。大家很快将这个测试作为听力的检测办法。

  现代快报记者做起实验,办公室里聚集了70后、80后,大家对这段音频的感受是“难听,听得耳朵疼”。大家相互宽解:“咱们还不老。”不过有同事带回家给老公和孩子听后,有了不同的反应。9岁的孩子说:“妈妈,快把它关掉,太吵了。”而孩子爸表示,完全听不到。

  为什么同一段声音,不同的人听了会有不同感受?记者请教了南京市第一医院耳鼻喉科主任邓毅。邓毅表示,这是一段高频音,高频音就是指频率高的声音。人类的耳朵能够分辨的声音处在20赫兹到2万赫兹的范围之内。一般来说,人类用于交流的各种声音处在200赫兹到2000赫兹的范围之内。邓毅说,医学上做听力测试时,测声音的频率区间是250-8000赫兹或者250-6000赫兹。而这个区间以外的高频音声音是无法忍受的。邓毅认为,通过能否听到高频音的办法来判断听力,以及将35岁作为能否听到高频音的分隔线,并没有什么依据。

  听力下降从高频区开始,避免长期高频音的刺激

  大人与孩子之所以听到的声音不同,邓毅认为,这是大人和小孩对声音的感受度不同。听觉的产生,是声音在耳内经传导加工,刺激了内耳的感受装置,从而转换成听神经上的神经冲动,传到中枢神经系统,在大脑皮层听区所引起的反应。孩子和大人的中枢神经发育程度不同。孩子相对大人而言,对声音更敏感,因为毛细胞(感受声波刺激的感觉上皮细胞)没有受到任何影响,但是大人对难受程度的感受更强。

  所以,我们听到那段音频出现不同的反应,说到底是每一个个体的差异决定的。你听不到那段音频中的高频音,不代表你听力就不好,而你能听到,也不能说明你听力就好。

  不过,邓毅表示,随着人年龄的增大,人的听力也会逐渐衰退,而听力下降确实是从高频区开始的。但是依然有个体差异的区别,有人50岁开始就下降得很厉害,有人到了80岁还没有影响。

  邓毅还提醒,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避免长期高频声音的刺激。比如,在地铁等公共环境中,有人喜欢戴着耳机听音乐,这时噪音本来就比较大,为了能够听得清楚,就会把音量调到最大,这对耳朵很不好,日积月累会造成噪声性耳聋,需要引起注意。(转自现代快报,原标题:科普界最近在聊什么:人脑里有多少水)

    相关内容

    热点新闻